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为最早出现的功能性改变。在1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在确诊糖尿病时即已存在,并且一直持续到出现蛋白尿。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主要的表现。在糖尿病肾病初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尿蛋白排出量,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点。
多数患者在较短时期内进入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是晚期的表现,高血压可加速肾病的发展,合并高血压者常在短时间内出现肾衰竭。临床糖尿病肾病多发生在糖尿病病程15年以后,一旦出现明显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就逐步而恒定地下降,平均每月下降1ml/min。5~20年后进入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出现糖尿病肾病时,95%以上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部分患者可失明。心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也较严重。对于确诊的糖尿病,应密切随访尿蛋白尤其是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和血压等,如病程中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则DN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诊断需结合糖尿病其他脏器系统的损害如糖尿病眼底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等,有肾损害表现但可排除其他病因所致者,以及DN的一些特点如血尿少见、虽进入肾衰竭期但尿蛋白量无明显减少、肾脏体积增大或缩小程度与肾功能状态不平行,必要时作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初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KD尚无特效疗法,目前主要通过综合干预,控制可能导致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尽早强化血糖控制,使糖化血红蛋白<7%。选择降糖药物应考虑不加重肾损害、无低血糖等副作用的药物。肾功能受损的糖尿病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胰岛素,选用短效胰岛素或胰岛素类药物。在血糖难以控制或处于危重状况时.可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胰岛素泵。肾功能明显降低时易发生低血糖导致昏迷及不可逆损害,所以应重视。严格控制血压与严格控制血糖同样重要,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应高度优先。合理有效的降压能够延缓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同时应积极控制盐的摄入,禁烟,限制酒精摄人量,减轻体重。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进入终末期时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并发症,种类多且症状严重应该及早进行肾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