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属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范畴,主要是由于血液流动力学改变,血流缓慢,黏稠度逐渐增加,以至于微循环障碍,最终引起一系列微血管形态和化学构造改变,继而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血脂异常等病变。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虚损、气阴两亏、瘀血阻滞有关。
故治疗当从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方面着手。临床上常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益母草、当归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高凝状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能够增强耐缺氧能力,同时可以使血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减轻,血流加速,毛细血管网开放增加,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凝状态陶。益气药与活血化瘀药相伍,有补气活血行瘀之功效,改善糖代谢紊乱,有效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并有一定降糖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黄芪不仅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改善肾血流量,促进代谢,减轻水钠潴留及通透性蛋白尿,增加尿素氮及肌酐的排泄,延缓肾小动脉的进一步硬化。收涩药人脾肾经,固精秘气,以防精气下流,如常用山茱萸、芡实等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减轻肾小球全球硬化,使肾小球肥大明显改善,调整脏腑阴阳,稳定内环境平衡、抑制淋巴细胞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