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中有效血容量的变化取决于透析时超滤速度以及患者自身血管内血浆再充盈,糖尿病患者往往南于合并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而导致其下降。其次,透析过程中患者血管内外溶质的浓度差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血管内血浆的再充盈。根据文献报道,不同血流量及不同通量的透析器对毒素的清除性能不同。但随着溶质的清除差异,是否影响血管内血浆的再充盈而带来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并出现低血压,未见相关专题报道。在我们的研究中,不论是单变量还是多变量模型中,血流量的大小和透析器的通量都与低血压发生率无关,提示血流量和透析器的通量对透析中低血压影响较小。
然而,因为患者干体质量不同,不同的个体,其实际超滤速度也就存在明显差异,所以,用干体质量对超滤速度进行校正可便于不同个体的比较。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心功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基础状态也可影响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牛,因此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入选这些变量进行校正,结果表明个体化超滤速度是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个体化超滤速度可有效降低DN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