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在西医上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及肾动脉硬化,进而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高的疾病。国内学者提出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较多说法,如王改勤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湿热内蕴、阳虚血淤;李大钩将其分为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胆肾阳虚、浊阴上逆;林兰将其分为肺胃两虚、心脾两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浊毒淤阻。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消渴失治、误治和治之不当,日久而产生的并发症,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虚痨”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脾气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临床症状以尿浊、水肿、眩晕为特征。本病肾阴亏虚,精枯血燥,瘀血阻络,在肾元禀赋不足的基础上,阴津持续耗伤,肝木失养,导致肝肾阴虚,阴虚阳盛,而见尿量频多。
本方以生地、玄参、麦冬、自芍滋阴润燥;以黄苠益气健脾;以苍术、玉米须清热化湿;以丹参、当归、益母草、川芎、熟地黄、山茱萸活血化瘀;以赤小豆、车前草、茯苓调理脾胃,渗湿降浊,利水消肿;以栀子、瞿麦、蒲蓄清热利湿。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下一篇:糖尿病肾病抑制纤维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