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阴津亏损,脾运化失健,水谷精微变为脂浊,致血行不畅,发为瘀血,阻于肾络。因而气阴两虚为本病的病理基础,瘀血内阻为主要病理机制”。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并发症,初期症状隐匿,容易被患者忽视,若不给与早期的干预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而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在于严格控制血糖、控制高血压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起到一定的延缓病情发展作用,但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不佳。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消渴初期阴虚燥热,多为口干舌燥,多饮多尿消瘦。中医认为,久病人络,久病及肾,久病则瘀;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不当多年后,病情损及。
气虚精液停聚,故可出现水肿,气虚失其温煦之功,故乏力怕冷;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故有腰痛,舌底脉络瘀曲;气虚则固涩失宜,故出现精微蛋白失去现象。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益气温阳、补气,并能活血;当归养血通络;桃仁、红花、川芎为活血通络之要药;地龙通络利尿消肿;金樱子、覆盆子补肾固精,故全方有益气活血通络利尿之功。
黄芪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肾衰竭、使血肌肝下降,并有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当归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桃仁、红花、赤芍等均有免疫调节、抗炎、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其中红花有明显的增强细胞耐缺血、缺氧能力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故治疗本病有良好疗效。
上一篇:糖尿病肾病为什么会如此严重?
下一篇:治疗糖尿病肾病从减缓尿蛋白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