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医学论坛报讯美国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提示,在妊娠前5年期间用某些类型的激素类避孕药,可能与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相关。这一危险根据避孕药中不同类型的黄体激素而异。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怀孕前5年内使用某些类型避孕药,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使用高男性化黄体酮的避孕药(例如口服的安宫黄体酮),使妊娠糖尿病风险增加43%;而使用低男性化黄体酮的激素避孕药(如注射的黄体酮),可能使妊娠糖尿病风险降低16%。有些妇女患糖尿病时害怕或不愿怀孕,于是就服用避孕药。
殊不知,避孕药可以促进糖尿病的恶化,提高病人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同时患糖尿病的妇女,她们血液粘滞度本来就比一般人高,再加上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而使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加大。所以当妇女患有糖尿病时,最好不服避孕药,而应改用其他避孕方法为宜。
一般来说,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不宜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可破坏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促使病情恶化。另外,患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组织中酸度增加,可腐蚀宫内节育器,使避孕效果受到影响。糖尿病患者适宜用避孕套、阴道隔膜等工具避孕。
综上所述,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并在使用药物之前咨询下医生,避免造成不良后果。而在对于糖尿病治疗方面,专家推荐细胞渗透修复疗法,该疗法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使患者逐步摆脱药物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