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较高,不仅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造成病人本身精神、生活等方面的缺失,需要病人主动参与有效的自我管理。病人患病期间日常自我管理能力比病程长短更具有重要意义。自我管理为医学和医患问题的处理架起了桥梁,使病人承担起对自身疾病的管理与控制。
病人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提高,可促进病人自我管理的实施。积极配合治疗,疾病控制达标,延缓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但节约了经济、人力之源,而且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十分有利临床护理路径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增强了病人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治疗的临床护理要注意什么问题?
目前,临床护理路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有研究显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帮助糖尿病病人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自身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通过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让病人了解其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了解疾病的进展及转归,调适好心理,正确有效地利用药物、运动、饮食控制、戒烟等多种手段减轻躯体不适,改变其不良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自我治疗应遵循什么原则?
糖尿病的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糖尿病症状或延缓并发症、维持良好的健康和劳动能力。血糖虽然与药物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通过自我管理教育,病人增加了糖尿病有关知识,对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可进行主动的自我调控,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医疗水平及药物效果,更多依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及自我管理。病人住院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得到了规范化的指导,对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出院后,通过对健康教育处方的实施,病人不良习惯得到改善,有了明确的目标,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