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检查
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和严重视力损害。糖尿病的临床分期见,美国眼科学会建议:1.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5年后开始进行筛检。2.2型糖尿病一经诊断,立即筛检。散瞳后眼底镜筛检,需每年1次;立体镜7视野30。彩色眼底摄影初检,确认无视网膜病变者4年内无须作检查,但4年后必须用同法或散瞳眼底镜复检,以后每年检查1次。持续高血糖或有蛋白尿者必须每年检查1次。3.糖尿病合并妊娠有加速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妊娠的头3个月需做眼科检查,并在妊娠期密切随访。4.患者伴有黄斑水肿、中度至严重的单纯型视网膜病或任何程度的增殖型视网膜病均需转给有经验的眼科医生诊治。中国糖尿病防冶指南建议: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初次眼底检查无问题后,每年复查1次;妊娠期间每3个月1次。已有视网膜病变者的眼底检查:仅有几个血管瘤或出血点者每年1次;轻度单纯型病变者每9个月1次;中度单纯型病变每6个月1次;重度单纯型病变每4个月1次;黄斑水肿者每2~4个月1次;增殖型病变每2~3个月1次;妊娠者每月1次。
二、检查方法发展
1.眼底镜检查:常规通过散瞳应用直接或间接检眼镜在裂隙灯或接触透镜的帮助下,进行眼底检查;先从视乳头开始,接着周围视网膜,尽可能远,最后黄斑,细心寻找具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征的病损。该方法方便、实用、快速,费用低,但客观性差,结果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
2.眼底摄影:立体镜7视野3O。彩色眼底摄彤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确定视网膜病变严重性和进展程度的标准方法,该方法敏感、客观,重复性好。美国DCCT研究采用了该方法。
3.散瞳眼底摄影
4.视网膜影像和计算机分析
5.荧光眼底造影:其结果在预见视网膜病变进展上相似于立体镜7丰见野30。彩色眼底摄影,但该方法为创伤性,过敏反应,我国在临床工作常采用。
6.其它:电视视网膜摄影、视觉诱发反应和血流测定;计算机黄斑增厚定量扫描;玻璃体荧光光度定置荧光素漏入玻璃体腔量等方法正在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