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常见的临床体征,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黄斑水肿患病率约37.09%,其患病率较高,而且对患者的视力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与玻璃体后脱离也有密切的关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既可提供视网膜断面图像,同时又可测量视网膜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新型检查工具,可获得类似于活体组织病理学观察的结果,使用OCT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检查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发现许多早期的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的OCT图像归为三种类型:视网膜海绵样肿胀,黄斑囊样水肿和神经上皮层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病变,对其预防及早期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采用中药(包括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报道已有不少。我们所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其作用机制为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从而改善微循环。以往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疗效观察多依靠视力恢复程度、眼底镜等项检查来判定,评价结果比较粗糙,精确度不高。此次我们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均采用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的OCT检查作为疗效观察,观察到病人用药2周后即疗效明显,观察数据比较有说服力。
OCT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强,方便易行,应该将此项检查在糖尿病门诊普遍推广。但OCT检查应用在复杂多变的糖尿病眼底病变中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想了解眼底血管渗漏的存在和程度需要辅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想了解眼底动脉血流情况,需要辅助以双眼动脉多普勒检查等。充分利用好各项与糖尿病眼底病变相关的检查仪器,使其能取长补短,对糖尿病眼底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是其中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