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据统计,约15%的糖尿病患者至少发生一次足部溃疡,足部溃疡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其截肢率在非外伤性截肢中占首位。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引起毛细血管底膜增生,导致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窄,血管功能异常,血液粘滞度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使下肢组织营养障碍,最终导致患者发生下肢缺血性坏疽。目前,糖尿病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病症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处理,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表现为难治性溃疡,病程漫长,并且由于抵抗力较低,具有愈合缓慢的特点,给病人以及家属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和痛苦,病人极易产生不利疾病痊愈的负性情绪,如悲观失望,抑郁等,在临床治疗护理中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此外,糖尿病足患者的感觉神经严重受损,使其痛、温觉减退,甚至丧失。痛觉的减退可使患者不能感觉到鞋内的异物和鞋内挤压,易致外伤和摩擦伤;温度觉的减退可导致烫伤和冻伤。另外,深部感觉减退的患者不能及时调节关节负重,可致关节畸形,从而加大摩擦伤的机会,将进一步诱发足坏疽。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最后将导致截肢。
上一篇:糖尿病足患者是不是一定要截肢?
下一篇: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专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