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来越多的心血管临床医生开始关注血糖问题,这对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近年来的许多强化降糖临床试验的结果又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特别是一些阴性结果让人误以为血糖管理并不重要,因此,认真学习、充分认识、正确理解这些临床试验的临床意义更加重要。
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有其特殊性,因此,了解不同药物对心血管的影响,做到合理使用药物十分重要。目前,所谓的“降糖药物”实际上包括3类:即真正的“降糖药物”(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D-苯丙氨酸衍生物和胰岛素)、抗高血糖药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和新型降糖药物(GLP-1类似物、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等)。
此外,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这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还可以引起体重增加。UKPDS研究证明,磺脲类使患者体重增加1.7kg;ADOPT研究证明,格列苯脲使用6年使患者体重增加3.3%。
双胍类药物禁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严重心肌缺血的患者,血管内造影前后48小时要停用该类药物,只有在评估肾功能正常后才可以继续使用。心力衰竭和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使用双胍类药物应当警惕乳酸酸中毒,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但死亡率很高。因此,很多指南都提出严重心肺疾病患者禁用双胍类药物。
有研究报道,罗格列酮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可能和此类药物增加体重和水钠潴留有关,因此,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此外,还有荟萃分析证明,磺脲类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病患者入院和死亡风险。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不会引起低血糖,除了具有胃肠道不适等少许不良反应外,没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对心血管患者是安全的,同时,在联合治疗上也有许多优势。
综上所述,心血管医生需要强化降糖理念,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血糖异常筛查,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干预血糖异常,是全面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