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防治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可以说“久病成医”,很多老病友都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防治小窍门。但防治糖尿病又是一个讲究科学性的任务,具体的方法上可不能“想当然”地去盲目、片面地道听途说,以身试法。以下这些防治中的常见误区,是医学专家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不妨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糖尿病防治误区之——只重视空腹血糖,不重视餐后血糖
误认为观察糖尿病病情的惟一指标就是空腹血糖。其实,临床上存在单纯饭后高血糖病人,或空腹血糖增高的不多,餐后血糖却很高的病人。最新科研成果表明,餐后或负荷后高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病死率、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餐后高血糖比单纯空腹高血糖或持续高血糖的危害性更大。
正规的做法是三餐前后、睡前、甚至午夜都应该监测血糖,以便针对昼夜血糖波动的情况制定和调整合理的治疗方案。等待餐前、餐后的血糖水平稳定地达标控制以后,至少每月监测血糖一次,尤其在任何身心应激情况下,应该随时监测血糖,力求血糖的波动缩小到最小范围。如有条件,还应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较正确地反映近3个月内总体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6.5为理想,6.5~7.0为达标)。
空腹血糖正常不等于没有糖尿病。在空腹血糖正常的5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肥胖人群中,饭后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异常者高达60%,其中糖尿病病人占20%左右。我国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80%的糖尿病和70%的糖耐量异常病人。为此,以上人群中应该做常规口服法糖耐量试验,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病人。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曾有过多次调整。1985年以前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或/及餐后或进食75克葡萄糖后血糖值≥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1997年以后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餐后和负荷后标准不变,而空腹血糖值则下调为≥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也曾做过多次调整。1985年以前正常值为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1997年调为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2003年美国则提出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把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空腹血糖正常值下调都是在充分科学依据的基础上作出的。
上一篇:糖尿病防治误区之--血糖控制
下一篇:糖尿病前期患者怎样改善糖耐量受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