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某些酶的作用、遗传作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不可逆性肾组织结构损害。在临床上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时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西医对的治疗措施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脂,予优质低蛋白饮食以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受某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制约。中医药治疗DN不但能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黄芪和丹参是临床常用的中药。
黄芪和丹参合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充分发挥它们所具有的抗凝、去纤、降低血黏度、降血脂、改善肾血流循环的协同作有,丹参的活血化於、改善微循环、抑制凝血、降低血黏度、改善肾缺血和再灌注,保证细胞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