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十分值得关注,有的患者会因为自己的病而觉得自卑,不敢让人知道,不敢与人接触;有的患者觉得得了糖尿病就等于被剥夺了美食权,生活了无趣味;有的患者测得血糖高时会情绪低落,甚至恐惧测血糖;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更会觉得自己“需要依靠打针才能活下去”各种担心使1/3的糖尿病患者都患有抑郁症。
1、怀疑和否认心理。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接受治疗,不注意饮食,或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儿,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2、失望和无助感。患者一旦被确诊,将终身依赖外源胰腺素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代谢紊乱。青少年处于求学、创业、恋爱的大好时光,他们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他们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情感脆弱,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有些青少年还认为患病是父母遗传的结果,将愤怒的情绪针对父母。
3、焦虑恐惧心理。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之甚少并存在许多误解,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将来,惧怕死亡等。或对治疗过分关心,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无形的心理压力更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虽然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这些确实都是些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的措施。但是,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糖尿病病人对治疗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