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联盟和美国以及欧洲糖尿病协会分别制定了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控制在6.5%或7%的标准。一般认为,血糖必须达标,不达标就应采取相应的调整。
其实,血糖达标除了目标本身之外,还要注意实施的对象、治疗方法和达标的速度等具体因素。
老年患者(尤其是75岁以上者),新近发生过心脑血管意外(3-6个月内)者,由于血流动力学(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狭窄等)改变较明显,对低血糖较敏感,可以适当放宽降糖标准,以达到安全降糖目的。
口服磺脲类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药物多于餐前使用,一般药物最大作用会在餐后2小时左右(短效磺脲类和超短效胰岛素除外)。
由于这两类药都有产生低血糖的可能,需要兼顾餐后血糖不高和餐前血糖不低两者,有时血糖降低主要发生在餐后2-3小时,如单纯要求餐后两小时达标,可能使餐前产生低血糖。
在此情况下,可以加查餐后3小时血糖,如餐后3小时血糖较餐后2小时降低3mmol/L以上,即应以餐前血糖为标准,而适当放宽餐后2小时标准至10-12mmol/L。
对于血糖较高的患者,降糖治疗应注意以一定的速度。如降糖过快,可能会产生如头晕、心慌、乏力等。尤其老年患者较明显,因此降糖达标可在2-3个月内完成。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用药等个体性情况,了解属于自己的达标标准,真正做到科学降糖、持久降糖,安全降糖。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认识降糖药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