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冠心病发病过程中血液黏度升高,血液黏度升高使心排血量减少,外周阻力增加,外周循环减慢,可造成冠状动脉的缺血缺氧,导致循环障碍。冠心病血液黏度增高与血浆中蛋白成分改变和红细胞状态有关。纤维蛋白原升高,可使红细胞表面电荷降低,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导致血液黏度升高。还原黏度和血沉增高,说明红细胞易发生聚集,从而易造成心绞痛,心肌梗死。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出现血流不畅,造成心肌缺血缺氧。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血液黏度增高是糖尿病的一种主要的病理性变化,有学者对大量不同年龄和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黏度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均有“高黏滞血症”,并证明可能与红细胞膜改变及血浆蛋白成分改变有关。糖尿病患者血中磷脂含量减少,红细胞膜上胆固醇与磷脂含量比值增大,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使血液黏度升高,使红细胞不易通过脾索狭窄开口而被扣押和破坏,不利于其在微血管中迁移,形成微循环障碍。随着病程延长,糖化血红蛋白呈不同程度上升,由于糖化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较强,氧解离度下降,造成低氧血症,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使血液黏度增高。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大分子蛋白含量上升,纤维蛋白原,a,巨球蛋白等增高,改变了红细胞表面电荷和膜蛋白性质,促进了红细胞聚集。与文献相符,CHD合并糖尿病时代谢的异常更加恶化脂代谢,在糖尿病中若血糖持续性升高,则产生非酶糖基化作用,而非酶糖基化作用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血糖时的非酶糖基化作用还对纤维蛋白、胶原蛋白、内皮细胞、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有不同影响,导致血管壁增厚,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些都使CHD更加严重。CHD合并II型DM时会存在更严重的脂代谢紊乱,要延缓冠心病的恶化,更应重视血脂异常的治疗。
上一篇:可以减少并发症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
下一篇: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