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最新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元凶”。
精神神经因素,也称为心理情感应激,通俗的说就是指过分的生气、着急、恼怒、沮丧、抑郁等情绪波动及劳累紧张等因素。因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波动、心里的压力以及突然来临的创伤等心理情感应激后,会导致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某些神经内分泌应激激素大量增多,以应激身体生理的需要。这些应激激素分别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糖尿病的发病病理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如果这种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
心理因素会加重糖尿病:糖尿病属于终生性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均起重要作用。患者焦虑、沮丧、抑郁、暴躁的心理状态,可加重糖尿病,引发各种并发症。而且糖尿病又可加重患者心理障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愉快的心情对血糖值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笑一笑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疗效。
人的心情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冰、火”心理状态者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努力避开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进行自我调节让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还可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转移不良心境,宣泄积聚在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
上一篇:糖尿病疾病防治教育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早发现、早治疗对糖尿病治疗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