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面临挑战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由1988年的0.5%上升到目前的3%,在不到20年时间上升了6倍,我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糖尿病发病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何降低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
发病人群迅速增长
中国糖尿病发病人群增长速度快、发病人数多、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有关统计表明: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为3%至5%,在欧美一些国家糖尿病发病 率为2%至4%。20世纪90年代,中国糖尿病发病率仅为0.5%;近20年就增长了5至8倍,现在是3%,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达6%,城市糖尿病 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前者大约是后者的1至4倍。中国50岁以上人口糖尿病人数为4千万左右,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1/5。临床统计表明,我国糖尿病人 群因糖尿病并发症致残、致死率达6成以上,成为临床医学中非常棘手的难题。
我国防治水平存在不足
虽然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水平较前有很大提高,但仍有一些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存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首先,糖尿病患者保健意识不够、保健知识不足。
绝大多数患者对糖尿病危害性认识不足,因而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多数患者饮食控制不合理或不知如何调理。许多患者由于糖尿病知识不足过分担心,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
而造成上述的原因在于患者缺少科学知识,缺少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 病,除少数继发性糖尿病外,原发性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只要认真对待、精心治疗,可维持正常生活,并可与一般人一样参加体力劳动,同享天年。但值得注意 的是,影响糖尿病可变因素很多,如劳累、失眠、感染、饮食不节、情绪失调等,都可引起病情的复发和变化。
在国外,糖尿病人诊断看医生,管理靠自己。在我国,一些患者主要依赖医生,保健知识匮乏,缺乏系统的早期诊断和系统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其次,我国糖尿病专业的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很多人查体只查空腹血 糖或尿糖,若结果正常,就诊断这人没有糖尿病,这是不妥当的。糖尿病必须查空腹和餐后血糖,最好做一个糖耐量试验,这才不至于将40%至60%的糖尿病病 人漏掉。病人漏诊后达不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会耽误病情,因并发症致死致残。
再次,我国糖尿病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整体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很多的条件,体现在人才、经费和设备上。主要原因还在经费上,如果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尖端的设备仪器不能购置,就很难进行高水平的科研活动。
我国糖尿病的基础研究、糖尿病流行病调查研究、糖尿病分子生物学的调查研究与国外存在一些差距。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选才能发现具有很强的特异性的易感基因,通过易感基因才可发现易感人群,才可更有效地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现在已 开始了计算机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化筛选糖尿病特异性基因,我们的科研方向也是要在我国筛选特异性很强的糖尿病基因上做工作。
第四,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战略方针和组织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我们有着 重治轻防的传统习惯。其实,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防”,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筛选、早期干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糖尿病知识教育科普宣传活动 不够深入、普及。我们大约估算一下,四千万糖尿病患者,相当于丹麦、瑞士两个国家人口总和,每年大约花费1700亿左右庞大药费。
由于预防不够,糖尿病患者发病有年轻化的倾向。我院就在日前诊治了一位2岁半的糖尿病患者。许多年轻的家长缺少防治糖尿病的知识,从小养成孩子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使时下青少年的“小胖墩”越来越多,这些都可成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另外,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组织体系也需进一步加强。人们往往认为防治糖尿病是医院和卫生部门的事,其实,防治糖尿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支持和关注,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防治
系统性。即要求我们用系统论的原理,把糖尿病防治工作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倾向,防止片面地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防止注重个人和部门利益忽略整体和国家利益的倾向。
长期性。人类与糖尿病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直至目前,还没有完全地征服它。征服糖尿病,制服这个危害人类的“超级杀手”,我们尚需时日,也要有长期斗争准备和韧性战斗精神。我们反对在防治糖尿病工作中走过场,讲形式,应把防治糖尿病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科学性。防治糖尿病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一步一趋学习西 方先进国家的做法,不仅不科学,而且不现实。在学习西方先进国家防治糖尿病体系的同时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科研与临床、预防与治疗、局 部与整体的各方面关系,使资金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互动协同发展。
糖尿病防治工作对策
全民动员,广泛发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糖尿病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们知道糖尿病的危害性、糖 尿病预防以及运动饮食等一些不需要花费金钱的办法。教育人民群众,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要了解 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用科学的方法、乐观的态度积极与糖尿病作斗争,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另外,要加强糖尿病专业人才特别是基层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 设,提高基层糖尿病的诊治水平。具体做法应从国家、省、市县乃至社区农村,层层举办不同层次的糖尿病知识培训班,使糖尿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加强糖尿病的学科建设,与国际糖尿病研究前沿机构广泛交流接触,加强对糖尿病基础和临床以及流行 病学的调查研究,经常开展糖尿病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我国糖尿病整体学科水平的共同提高。比如说,国际上糖尿病基金会是个很活跃的组织,这个组织对于科普 宣传、人才培养、科研投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可借鉴这种国际做法,让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关心和支持糖尿病防治事业。
调整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传统战略,由过去的“重治轻防”,转变成“防治并重”。由过去的主要由卫生 部门从事糖尿病防治,改变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防治糖尿病的健康工程。各级基层组织,要把“人民健康是硬道理”牢记在心,把包括防治糖 尿病在内健康工程当做大事、要事来抓,要造成防治糖尿病不是小事的舆论氛围,让人民了解认识糖尿病,预防糖尿病,科学治疗糖尿病,战胜糖尿病,最终使人类 远离糖尿病,从而提高我国糖尿病防治水平,降低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提高我国人民的总体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