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糖尿病又可分为:1型糖尿病:以胰8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所造成,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故义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域靶细胞对胰岛索不敏感(胰岛素抵抗)所致的糖尿病,亦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青年成熟期发病型: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B细胞功能缺陷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98%的儿童糖尿病为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甚少,但随儿童肥胖症的增多而有增加趋势。1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在4~6岁和10~14岁,婴幼儿期较少。患儿为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乏所致,由于某些组织中相容抗原(HLA)导致机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其始动因素是病毒感染或其他因子触发易感者,产生由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参与的自身免疫过程,最终破坏胰岛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是1型糖尿病常见的急性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因为机体胰岛素缺乏引起高血糖、高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较急骤,多有感染或饮食不当等诱因。其典型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但有些患儿多饮多尿不易被发觉,很快即可发生脱水和酮症酸中毒。
约40%糖尿病患儿在就诊时即处于酮症酸中毒状态,这类患儿常因急性感染、过食、诊断延误、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等因素诱发,多表现为起病急,进食减少,恶心,呕吐,腹痛,关节或肌肉疼痛,皮肤黏膜干燥,呼吸深长,呼气中带有酮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体温不升,甚至嗜睡,淡漠,昏迷。常被误诊为肺炎、败血症、急腹症或脑膜炎等。
误诊原因分析: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低,接诊时未详细询问病史,思维局限于常见病、多发病,加之患儿缺乏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一出现误诊。儿童糖尿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以发症为主要表现,常以呼吸、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有发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腹泻、气促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婴幼儿腹泻、急性胃肠炎。询问病史不详细:未详细询问发病前的病史,对病例缺乏全面综合分析,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
防范误诊措施:在临床中对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干燥、呼吸深长、气促、烦躁不安、甚至嗜睡、淡漠、昏迷,婴幼儿脱水程度与腹泻不成比例,消瘦患儿应警惕糖尿病,常规监测血糖、尿糖、血电解质,必要时检查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拓宽思维,不要局限于常见病、多发病,做到尽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而致贻误病情,提高医疗诊治水平。
上一篇: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原因有什么?
下一篇:小儿糖尿病诱发因素是由什么引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