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糖尿病足分型法,将其分为皮肤变性水疱型,血管闭塞缺血型(包括趾端微血管病变和肢体大中血管闭塞症),肌腱变性坏死型,末梢神经变性麻痹型和趾跖骨变性性萎缩型等五型,依据此标准和分型,本组患儿诊断糖尿病足均成立,其中前例为第三型,例3为第二型。各型I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且可同时或相继发生。以第三型最为多见,其I临床表现为:急性期,足部弥漫性实性肿胀,压痛不明显,渐渐出现单个或多个皮下积液,有明显波动感,破溃后有大量秽臭液体流出,可继发感染形成窦道乃至穿通性溃疡。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病程急骤,可迅速累及全足,呈进行性坏疽。并可累及全身致急性肾衰、心衰等。
治疗上,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结合手术清创为主。病程早期,首先必须积极控制血糖和抗感染,同时使用活血化淤药物,局部外敷,灭滴灵清洗等。晚期出现局部明显肿胀,可及时切开减压,避免肌腱变性坏死。本组例1创面破溃形成穿通性溃疡,合并严重感染,必须反复清除创腔内失活组织,包括穿通性溃疡中深部变性肌腱,以保证窦道引流通畅,并局部用药等。因糖尿病患者足部局部缺血和神经营养不良,创面不易愈合,换药,治疗1月愈。例3因左足病变检查血糖才发现糖尿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且就诊较晚,左足已坏疽,伴急性肾衰,不得已而行左足切除。
上一篇:儿童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吗?
下一篇:为什么小儿糖尿病会被误诊为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