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胰岛功能较差,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容易波动。因此,尤其应重视血糖监测。血糖监测的结果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儿由于年龄尚小,本身缺乏主动监测意识。
那么,家长如何指导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呢?其实,血糖监测包括许多的内容以及监测的手段。具体的说,它包括了“点”(自我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等各点的血糖)、“线”(动态血糖监测)以及“面”(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等不同的内容。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上述监测手段的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
首先,利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最基本的监测形式。一般情况下,一天监测血糖的时间分布为7个点,分别为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高,还要额外加测一次夜间的血糖。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1型糖尿病人应每天至少监测3-4次血糖,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天监测1-4次血糖。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应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
其次,动态血糖监测仪是近年来新发展的血糖监测系统。通过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糖值,每天自动记录288个血糖值,可连续监测3天并作出血糖图谱。这种检查多需要在医院内完成。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目前已成为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与否的“金指标”。但是,仍有很多糖尿病人没有意识到检测这一指标的重要性。结果往往重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而忽视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只有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才是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同时,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的糖尿病人应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而血糖控制达标的病人则应每年检查2次糖化血红蛋白。
上一篇:家长如何应对糖尿病患儿?
下一篇: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