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可产生多种并发症,它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而且对患者也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刺激,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紧张和孤独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家属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也有负性影响。
利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通过拉家常交流方式了解病患的思想情况,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找出引起患者负性情绪的潜在心理诱因,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护理措施。安慰患者注重目光的交流,谈话尽量从患者熟悉的方面开始。对焦虑患者进行音乐治疗,或者动员患者观看一些内容活泼的电视连续剧。这些感官刺激可使大脑产生欣快感。同时可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达到缓解部分躯体症状的目的也可引导和鼓励患者餐后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运动,尤其是周身或局部不适的患者,活动时,护士可指导患者作有规律的深呼吸练习,但活动量不宜过大。帮助患者在治疗中积极应对和消除不良情绪,强化患者心理防御机能,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和适应心理应激的能力,从而达到身心适应的状态。
指导患者亲属和同事、朋友多给予关心、体贴,常来探视,给予患者精神鼓励、经济支持和细致的生活照料,可以使其摆脱孤独感,激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有益的组织群体,如糖尿病之家康复中心等,使他们在这一群体中相互支持、相互学习。这样有助于患者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降低了焦虑和抑郁水平。
上一篇:糖尿病饮食,及时及量是保证
下一篇:造成糖尿病患者心理抑郁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