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该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多项研究证实,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及血糖水平的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心理治疗的重点是改善病人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帮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病人十分重要。
糖尿病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承受终生患病、反复血糖检测、长期胰岛素注射、食物限制、严重并发症等造成的长期压力,容易出现负性情绪;二是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失眠以及不良应对行为,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要通过药物来治疗,同时还要配合着心理治疗来综合治疗糖尿病,常用的糖尿病心理治疗方法有3种:
(1)支持心理治疗: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
(2)认知疗法:帮助病人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消除不适当的预测、误解和错误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3)行为疗法:某些行为疗法技术可帮助病人遵从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计划,包括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强化,行为塑造疗法等。
糖尿病可能构成一种带恐惧的心理应激因而降低病人的适应与应对能力,这在少年儿童患糖尿病时更为明显。由于心理应激可使很多人的代谢障碍发生较大波动。因此,饮食及药物安排需要特别严格,当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冲击(如亲人丧亡等)时,病人可以通过更动食谱或改变胰岛素剂量来进行调整,这样就有意、无意缓解了糖尿病酸中毒或明显低血糖带来的致死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