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监测的目的,是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血糖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调节饮食、运动、降糖药剂量之间的平衡,也有助于医生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使空腹血糖控制满意,而且要使餐后血糖保持在良好水平,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要高一些,但不会超出太多。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该超过7.8毫摩尔/升,如果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时后测定血浆葡萄糖,检测血糖≥7.8毫摩尔/升(140mg/dl),但<11.1毫摩尔/升(200mg/dl)则为糖耐量减退,是糖尿病前期。如果血糖≥11.1毫摩尔/升(200mg/d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了。
应该如何避免餐后高血糖呢?
合理、健康的饮食
饮食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要严格长期执行。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并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饮食治疗要做到少食多餐、限制饮食总量、按食物总热量安排饮食,少吃消化快、吸收快、葡萄糖释放快的食物。像糯米、南瓜、马铃薯泥等属于高血糖指数的食物,应尽量少食用。在保证总热量的前提下,可选择消化吸收慢、升血糖慢的食品,如荞麦、燕麦、黑麦等各种粗粮。适当补充膳食纤维,如豆类、海带、紫菜等,这一类食品在胃肠道遇水后与葡萄糖形成黏胶,从而减慢葡萄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水平降低,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矫正肥胖的体型,从而改善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进餐后适量的运动对降低餐后血糖大有帮助,较为适宜的运动时间是餐后60-90分钟,此时不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同时避免了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每次运动锻炼时间应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不少于5次。选择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得到锻炼,如快速走路、做操、打拳、跳交谊舞等,既能锻炼全身,又令人感兴趣,有利于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