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5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足保护”。资料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000万左右,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已经从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跨入糖尿病中等患病率国家行列。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提供的专题研究报告,我国每年糖尿病人的医疗费用高达833亿元。专家指出,糖尿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
目前状况
7.7%北京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
记者获悉,全国共有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患病率约为5.5%。而北京市15岁以上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7.7%,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目前北京市的糖尿病患者超过80万人,发病率由1994年的3.44%急剧上升到6%,且发病人群有向中青年发展的趋势。这与北京人有近60%的人肥胖或超重有直接关系。
54%一半儿患者不知已患病
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若不是做筛查,糖尿病患者中竟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已得了糖尿病。据市糖防办主任、同仁医院的杨金奎教授介绍:近年他们在做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只有46%的患者被诊断出来。多数患者由于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如果不是被调查,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糖尿病,更谈不上去就医治疗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专家分析:肥胖加上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两个主要原因。本市众多的“胖人”是糖尿病庞大的后备军,同时也使北京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
就医情况
30% 80万患者中仅25万人治疗
患病率高,发现率和就诊率低是目前糖尿病的状况。据市卫生局统计,尽管现在北京糖尿病患者已达80万人,而其中接受治疗的却只有25万。英国皇家研究生医学院博士、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教授介绍: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一些并发症,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等,糖尿病足就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因此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足保护”。
有调查表明,只有8%的患者自己觉得有糖尿病症状,比如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到医院的内分泌科检测血糖。另外还有20%的患者是在看眼病(糖尿病并发症)时发现的,有10%的人则是皮肤长疥肿,结果一检查是患了糖尿病。仅最近一年来到朝阳糖尿病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就有90%的人都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糖尿病并发症了。
治疗花费
4000及早诊治花费低
这些糖尿病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威胁生命,还给患者经济上造成过大的开销。王执礼教授说,就拿糖尿病足来说,如果医生和患者对此有意识,能早发现,早诊治,在无破溃时所需医疗费用一般每年不到4000元。若一旦发展成糖尿病足后,治疗费用一下就变成了几万、十几万,且治疗时间长,甚至有截肢的危险,间接影响工作造成的劳动力损失还没有计算。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脚发热,随后是发凉、发麻,有刺痛。有时走长路两腿感觉发酸、发胀。就有可能是糖尿病足,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系统的检查。
发病原因
58.6%高吸烟率引发代谢异常
为何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体力劳动的机会和强度大大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等不合理膳食的摄入,带来超重和肥胖,因此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王执礼院长说,比如工作紧张会使人身体内的某些生糖激素分泌增多,而这种激素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其功能受到影响。另外吸烟也会损伤毛细血管的微循环,也包括胰岛内的微循环,胰岛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给,代谢会异常。而现在北京市民吸烟率也居高不下,男性吸烟率为58.6%,女性为5.7%。因此,无论糖尿病患者还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都应该戒烟。
28.6%低锻炼率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等疾病都与缺乏体育运动密切相关,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调查发现,北京市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还不够高。25岁以下和60岁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率分别为34.7%和59.5%,而25岁到59岁年龄段的体育锻炼率仅为28.6%。
除运动外,调整饮食结构也是目前防治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中日友好医院对大庆的一些糖尿病高危人群曾连续6年做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其结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医生把577位被诊断为葡萄糖耐量降低的人分成4个组,1个是对照组,另外3个生活方式干预组包括饮食、运动和饮食加上运动干预。结果发现6年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在对照组、饮食组、运动组和饮食加上运动干预组分别为67.7%、43.8%、41.1%、和46%。每个积极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种干预分别减少糖尿病发病率31%。由此看来,生活方式的合理改变能在高危人群中有效预防糖尿病。
如何预防
纠正错误观念警惕“三多一少”
如今糖尿病快成了流行病,那么该如何预防?除了需要向前面讲的健康饮食做运动外,还要纠正“没得病就不用管”的错误观念。专家指出: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定期到医院检测餐后血糖。在血糖高于正常值,但又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就该开始防治,否则就晚了。
王执礼教授说: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但此时对很多病人来讲往往已属于糖尿病的中晚期阶段。他说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却升高,即糖耐量减低,应把这视为糖尿病的先兆,是糖尿病的危险信号。
尽管此时人们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完全像正常人一样,但糖耐量低减人群转为糖尿病的比例,要比正常糖耐量的人群大100倍。若此时改变生活方式,科学控制饮食、合理体育锻炼或应用药物都是有效的,可达到预防或推迟糖尿病进展。甚至有不少患者在治疗后糖耐量可以转变为正常。
本报记者张雪梅
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基金委员会与北京晚报联合主办糖尿病健康教育专栏
王执礼教授答糖尿病友问
本报今年7月2日起陆续开办专栏,回答糖尿病病友问,主要问题如下:
糖尿病治疗的新理念主张患者要尽早使用胰岛素,请问早用胰岛素早到何时?
我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我担心一旦使用胰岛素后,就要终身使用,是这样吗?胰岛素用后可停吗?
我体检中发现血糖异常,诊为糖耐量减低,请问什么是正常糖耐量?何谓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吗?
我被诊为糖尿病,一下子失去生活的希望,糖尿病是一种后果严重的疫病,我今年才30多岁,恐怕来日无多了,糖尿病人不能长寿吗?
我是冠心病患者,医生说我有血脂代谢失常,需做血糖检查吗?
我先后换了三四种降糖药,都是开始有效,服用一阶段后就无效了,是何原因?该怎么办?我被确诊为糖尿病,可我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这是为什么?糖尿病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吗?没有这些症状就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吗?
若了解详情,可拨打热线电话6585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