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程长,再加上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更加重,常有焦虑情绪,有些精神症状严重者认识不到饮食、运动及服药的重要性,血糖控制不稳。而不良情绪对人体的饮食、运动产生不利影响,可使病人食欲下降,运动减少,同时容易产生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激素代谢失调。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开展普遍性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危害严重性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可造成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饮食治疗是控制病情的首要措施。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食欲增强和体重增加较多见,约40%病人体重增加7%以上,平均增约2~8磅,原体重轻者更明显,约7%因体重增加而停药。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根据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再换算成饮食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和甜食,每餐主食在2两左右,避免进食含糖多的水果,吃豆制品、鱼类、瘦肉等,还可吃些玉米面等粗粮及茎叶类蔬菜饮食多样化,使之符合平衡饮食,定期测体重,监测血糖。
体重增加在所有抗精神病药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也是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并且容易并发其它躯体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减轻精神障碍慢性患者阴性症状的方法之一。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动作协调,避免外力对身体的碰撞,适当的体育,可促进糖的利用,控制体重增加。运动时要适当备些奶粉及糖类食品,防止运动后发生低血糖,运动强度以无劳累为主,切忌空腹运动,每天30~40min。
精神障碍伴发糖尿病大多数都是2型糖尿病,在用药过程中应明确用药顺序,是饭前、饭中或饭后,剂量遵医嘱,服药后观察有无副作用及药物中毒。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应用何种药物,都必需补充钙,体内长期缺钙会造成钙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多发于老年人,平时注意复查虹钙,必要时补充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