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如能积极治疗,及时控制血糖血脂,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修复肾脏损伤,本病的发展能够有效的遏制。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消渴病”下消范畴,其发生虽与肾虚水液代谢失常有关,但肾脉瘀阻是形成本病的病理基础。
消渴病后期肾气不足,肾脉瘀阻,肾失所养,虚损失固,精微下泄;故化瘀通络之法贯穿于本病治疗的整个过程。自拟温肾化瘀利水之方,方中附子、肉桂温肾补阳化气行水;淫羊藿、杜仲温补肾阳以助气化;丹参、益母草、鸡血藤、桃仁活血化瘀,以利水于化瘀之中;黄芪、山药行气活血补肾固摄;白术、茯苓助运化以利水湿;泽泻、车前子以增强利水之力;鸡内金消积化瘀,畅达中焦助运化。诸药合用,标本兼顾,配伍得当,对消渴病并发肾病水肿者最为适宜。
通过采用温肾化瘀之法治疗,从而达到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肾小球硬化状态,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蛋白尿,修复肾功能的目的。
上一篇:如何应用内皮素治疗糖尿病肾病
下一篇:肾衰竭的出现是否预示着糖尿病肾病晚期